香樟夏秋季病虫害的防治
来源:宇代花木发布时间:阅读次数:100
香樟为樟科樟属常绿乔木,其树形优雅,叶色翠绿,在城市行道树和庭院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。黄化病是对香樟影响最大的病害之一,本专题将重点介绍其防治方法,以及该树种易发生的其他病虫害防治。
黄化病预防与治理
发病原因香樟树黄化病是典型的生理性病害,土壤中缺少有效铁(二价铁)是直接因素,根际土壤碱性等条件影响铁的有效性,是其间接因素。
病树根际土壤
症状叶片由绿变黄、变薄,新叶比老叶严重,树势衰弱,开始多发生在树冠顶端或外层,严重者叶片尖端坏死,易受冻害,秋冬季更严重。
病害演变过程香樟黄化病从发病到枯死表现为:初期叶片大小正常,叶色黄绿;新叶叶片黄色,新叶变小,尖端枯焦;中期新叶抽出推迟,叶片黄白色,进一步萎缩,数量减少;后期部分枝条枯死;最后新叶不能抽出,整株枯死。病株从发病到枯死约
预防碱性土壤是香樟黄化病的罪魁祸首,土壤改良是预防的有效方式。
种植前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分析,如发现种植土质量太差,应采取改良、施肥和客土等措施,使土壤
发病前对已种植的香樟,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止黄化病的发生。
施用香樟黄化专用肥,每年
黄化香樟复壮
发病早期及时防治常用方法:施用香樟黄化专用肥,新叶萌发前一周施用。可以采用
中后期治理继续施用黄化专用肥,补充有效铁黄化严重的病株,需加大土壤改良力度,在保证根系安全的前提下,增加用量或提高浓度。
酸性溶液洗根采取酸性溶液灌根可以快速降低根际土壤碱性,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。该方法要严控酸性溶液浓度,以免灼伤根系,引起叶焦和病树枯死的后果。
根外追肥,补充营养香樟黄化病发展到中后期,由于根系活力下降,吸收能力弱,仅靠土壤改良和施肥等措施不能补充植株所需营养,叶面喷肥和树干打孔施肥非常必要,
修剪枝条,缓解营养不足黄化香樟根系活力下降、萎缩,必须剪掉部分枝条,集中营养供应剩余枝条。具体修剪量参照表
多种措施持续作用因土壤改良进程缓慢,治疗过程中还要坚持多种措施并用和持续作用。严重的病株需坚持
换土重栽对于病情严重或急性发病的,在上述措施下仍然没有好转迹象,则说明根际土壤碱性太强,必须换土。清除种植坑内垃圾土,参照植前预防措施进行。